法律

古籍拍卖已成气候,收藏行家看好古籍升值潜力

  今年以来,古籍拍卖已成气候。元月8日中国书店首开小拍,2月19日北京德宝又首开大拍,此后上海、天津古籍专场拍卖不断,业绩骄人。广东省古今拍卖有限公司今年6月也将举办广州首次古籍专场拍卖,目前正在征集拍品,届时将吸引众多书友,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华人、古籍爱好者参与。古籍价低令人惊现在,谁都知道古籍收藏是收藏市场上的“绩优股”。不仅玩的人相对文化层次较高,而且因其价位的低廉,引来一些新人加入到古籍收藏行列。正像一位曾经以玩书画为主的收藏家所言:“一套明代刻本白棉纸的古书,还抵不上齐白石一张画中的一只工笔草虫,一卷宋朝经卷仅与傅抱石的半平尺画相当。而左宗棠的信札36页拍卖成交价与他的二幅对联等价,傅儒的一册手抄诗文集也只相当于他的一幅一般性画作。”这也意味着古籍的升值空间无可限量。正因为如此,国内外收藏投资领域的行家都十分看好古籍的升值潜力,许多藏家都惜售不出货,静待其价位上扬。而更多的买家则跃跃欲试,蓄势待发,引发更大的市场上扬空间。资深专家、上海嘉泰古籍文献部主管崔尔平根据去年拍卖场的情况预计,古籍善本在2006年将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古籍造假不划算与书画陶瓷、钱币、青铜器等收藏门类相比,古籍的最大好处是无太大的真赝纠纷。古籍在众多收藏门类中是门坎稍高一些的,须大体知点版本知识才行。大多数古玩贩子只是倒腾古玩时顺便收书贱买贱卖,“剥一层皮”就算了。所以,古书行业是造假最难和赝品最少的。因为造假的实物材料(古纸、古墨)和传统印刷方式(雕版、石印、珂罗版等)都要花大力气,造假出来的产品卖价却并不高,没有太大的利益趋动,即使找到明清旧纸、旧墨,还不如直接卖更赚钱,故失去造假的意义。当然凡事皆有例外,目前名人手札价位也已大大提升,圣旨诰命也价值不菲,成了造假者的主攻方向。但这些东西的鉴别仍然比书画造假的鉴别要容易得多。因为只有造假者造伪水平超过专家,才能蒙得出去。而一般低水平造假的“酱油书”、“茶叶水书”太好辨别,且价格几元至一二十元1册,即便买到假古籍也不会像买到假字画那样有很大损失。拍卖古籍和者寡目前国内一场古籍拍卖会的几百部书成交额约几百万至1千多万元,小拍只几十万元。仅相当于一两张名画的价位,总盘子非常小,所以曾出现一场拍卖会上一位买家购下近半拍品的豪举。这说明介入的人还是太少,没有邮品钱币等广泛收藏基础,也没有字画、陶瓷等大买家介入。全国古籍善本2004年的拍卖总成交价约三千多万元,相当于今年国内艺术品拍卖总成交价30亿元的1%,2005年虽然成交价升至五千多万元,但与书画艺术品的总成交量比也仅占1%左右。拍卖古籍的公司都是国内实力强、信誉好的大拍卖公司,因此能否拍卖古籍(古籍专场),成了衡量拍卖公司实力的一个独特指标。目前国内拍卖古籍的城市主要是京、津、沪三地。其它地方鲜见古籍拍卖。古籍与其它艺术品最大不同,是除了收藏品共有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外,还有文献价值。这也是其最大卖点,而且古籍拍卖会上一、二级文物屡见不鲜,但价位却相对较低,除限制外国人购买的因素外,还有一些是成套整体拍卖(文献整体性的需要)和定向拍卖,因此古籍收藏的变现不像书画、陶瓷等艺术品那么容易。变现出路在何方古籍作为一种高雅的收藏品,必须通过不断变现来实现其价值和增值,但目前古籍拍卖会只局限于京、津、沪三地,给其他城市的收藏者带来很大不便,虽然古旧书市场上也可以变现,但古籍的专属性和定向性使买卖双方难以碰头,导致买方、卖方都说难。目前,电子网络搭建了一个古旧书交易平台,这种虚拟世界的“拍卖”,给诚信缺失的社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诚信之风。这个网络平台的最大的好处,是使交易价格透明化、公开化,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统一的市场参考价,大大便利了古籍收藏与投资。但与拍卖方式比,其影响力差之甚远。交易额也有限,因此旧书店、市场交易是基础,拍卖方式仍是重头戏,且是市场价格变化的晴雨表。今年以来古籍拍卖无论是场次、成交额、成交率都创历年同期新高,不仅广州将首拍古籍,且闻杭州、南京也将办专场。变现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将会促进古籍收藏迈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引发更多的人员和资金投入,古籍收藏将会显出无限生机。《玉霜簃戏曲钞本》(清至民国钞刻本),咨询价,成交价:RMB550万元。此批千余册戏曲钞本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旧藏,迭经魏铁三先生、杜颖陶先生整理,历经磨难留存至今。此批珍贵抄本无论从传承上,还是从规模上,都可以称得上“无出其右者”。古籍小知识:古籍善本国家《文物法》对古籍善本曾明文规定,凡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出品的文物和图书,均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得私自出口。不过,目前古籍善本的概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我国古籍善本市场资深人士崔尔平先生认为,目前所说的古籍善本可以分为刻本、墨迹本、碑帖、信札以及其他文献等。“刻本”是使用雕刻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是古籍善本收藏领域最大的一个门类。像宋元刻本、明清以及民国的精刻本都是拍卖场上的“常客”。墨迹本是近年来最为抢眼的品种之一,又可分为抄本和校本两类。一般来说,墨迹本大多是孤品,其中凝结了古代文人的心血。因此,如果拍卖场上的墨迹本出自名家之手,自然会引起激烈争夺。此外,碑帖、拓片和印谱也是深受欢迎的品种。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现代书画行情十分火爆,近现代出版的美术期刊、书籍也成为热点,连印刷精美而印量相对偏少的新中国早期美术画册都受到关注。至于碑帖、信札以及文献等,则是近年来古籍善本拍卖市场新兴的品种,也是最受市场关注的品种。特别是信札,近年来身价扶摇直上。部分古籍的拍卖成交情况:拍卖会:中国嘉德2004年春拍拍品名称:《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墨迹本)估价:38万-42万元成交价:269.5万元——拍卖会:中国嘉德2004年春拍拍品名称:《绛云楼书目》(墨迹本)估价:15万-18万元成交价:47.3万元——拍卖会:中国嘉德2005年春拍拍品名称:《春秋经传集解》(宋刻本)估价:45万-50万元成交价:105.6万元——拍卖会:中国嘉德2005年春拍拍品名称:《锦绣万花谷》(孤本宋刻)估价:21万-23万元成交价:2310万元(创下了目前内地古籍拍卖场上单项拍品的最高成交价)——拍卖会:中国嘉德2005年春拍拍品名称:《黄宾虹致陈柱信札十八通》(信札)估价:——成交价:55万元藏家逸事:第一次买古书就捡了个漏古籍是最易捡漏的收藏。胡先生第一次买古书就捡了个漏:10元买了明代成化年间的徽州《胡氏宗谱》,那时他并不懂,只是因为是他祖先的故物。十多年后才查出国内仅“首图”一家有藏,虽是残本却极罕珍。国内知名版本学家王贵忱先生看后赞口不绝,特别是其中的木刻版画非常精美,研究价值也很高。现在胡先生经常去广州的带河路、纵原邮市和各地的古籍书店淘古旧书。几年间他家的书已撑了14个书橱(箱),有些书已放到阳台上,不得已他开始将读过的、不想再留的书卖掉,他发觉几年前看似高价买的书竟然已升值了很多倍。如1999年在广州古籍书店展销会上买的《有正味斋骈体文》(咸丰版),当时600元还打9折,现在市价已达四五千元了。而2002年花1千元高价(当时市值500元左右)买的《陶渊明诗集》(民国陶子麟影宋精刻本)最近已卖到3800元。他在带河路一书贩处买的明代万历7年《吉水罗陂萧氏族谱》(罗纹纸1册全),国内外专门研究家谱的学者也称罕见,书贩要出10倍高价买回被谢绝。不过,胡先生也有走宝的时候。2002年他在北京一旧书店见一套《文选》(明嘉靖名刻)5000元还可打折,但没买,现在拍卖会上此书价位已过万了。他还因一本元刻明初印的书品相不好,几十元也未买,后悔不迭。最后悔的是他在太原地摊上见二册明代画谱,200元还价180元未成交,几分钟后再去买就易了主,三天后到北京看嘉德拍卖,此书估价过万。他戏言,几年前瞎子买书现在也赚钱。《春秋经传集解》(南宋高宗蜀刻中字群经本),估价:45万-50万元,成交价:105.6万元。此本自岳氏著录后,七百余年间,未见各家书目记载,诚为八百年来之遗孤。此本明末清初归虞山汲古阁收藏,并依毛装装订。实为骇世秘本。此书为明末著名藏书家毛氏汲古阁旧藏,此刻本流传罕见,未见国内文献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