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行政诉讼中撤诉后能否再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条: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立案。准予撤诉的裁定确有错误,原告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应当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原准予撤诉的裁定,重新对案件进行审理。

  首先,只要是符合法律援助资格的人,不管是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甚至行政诉讼,都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律师,这点不受限制。

  其次,公民提起行政诉讼,申请法律援助时要同时具备以下的条件:

  (一)行政诉讼案件属于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

  按规定,以下几种情况诉讼当事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即可以申请法援: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二)行政诉讼当事人符合经济困难条件

  具体而言,要看当地的经济困难标准,必要时也可以直接咨询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诉讼时应当提交以下起诉材料:

  (一)原告的身份证明材料以及有效联系方式;

  (二)被诉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存在的材料;

  (三)原告与被诉行政行为具有利害关系的材料;

  (四)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起诉状内容或者材料欠缺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全面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补充的材料及期限。在指定期限内补正并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当事人拒绝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起诉条件的,退回诉状并记录在册;坚持起诉的,裁定不予立案,并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