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微信朋友圈谣言满天飞,五招教你擦亮眼

  近日,“全市停水通知”在微信朋友圈广泛流传。8月20日,长春市水务集团发表声明,证明该消息纯属讹传。近年来,微信谣言四起,其实,只要冷静分析,可以将谣言从各类传闻中“揪”出来。

  细探谣言找出真相

  有些人在朋友圈中看到一些传闻,觉得有必要转发出来,善意提醒一下身边的亲朋好友。但是,其中绝大部分人在转发前并不会核查信息是否真实有效。

  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今年以微信圈中传播率较高的谣言。

  其一:汇1分钱整惨骗子。谣言提到,某银行员工收到诈骗短信后,通过手机银行向骗子转账,每次只汇0.01元,并采用对方扣款付手续费的方式。转账400多笔后,她只花了4元多,骗子却损失了800多元。

  真相:多家银行就此表示,通过手机银行转账,金额若小于10元,是不能选择由收款方交手续费的,甚至有的手机银行里根本就没有对方付手续费的选项。而且,如果真有人这样做了,银行工作人员也会发现并将这种转账方式认定为恶意行为进行限制。

  其二:去掉车牌圆点躲避电子眼。谣言称,车牌照第一个字母后头的小圆点是用稀土金属做的,作用就是用来给电子眼对焦。其意在表明,只要将车牌上的小圆点抠掉,就能躲避电子眼的拍摄。

  真相:长春交警曾进行实验,抠掉圆点后,电子眼仍然能够清晰拍到车牌号。交警称,车号码牌上的小圆点其实只是一个分隔符号,遮挡、破坏号码牌的行为逃避电子眼的说法都是不可靠的,起不到阻挡监控的作用,而电子眼对焦的是整体,在车辆行驶全过程中,车型、车颜色、车号码牌等信息,就已经在监控范围内了。

  其三:隔夜西瓜被细菌占领不能吃。谣言提到,隔夜的西瓜送往潍坊医院附属医院微生物实验室,隔夜的西瓜被细菌占领了,完全不能再吃了。

  真相:一位疾控中心的检验师发表文章称,细菌和致病菌是有区别的,单从字面来看就可以知道。而且打开后的隔夜西瓜即使长菌,也不影响食用。不然大家全都会拉肚子,疾控中心做流行病调查和检验的人岂不是要忙坏了。网传消息应该是个案,如冰箱的制冷差,或人本身有疾病,或采样污染等。

  抽丝剥茧打翻谣言

  其实,微信圈中盛行的谣言远不止这些,只恨谣言太多,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但是告诉大家,这些谣言都有小漏洞,皆可抽丝剥茧,扒出真相。

  首先,如果消息标题出现“朋友圈都传疯了”、“不转不是中国人”等吸引眼球的夸张词语时,就不要再看下去,更不要转了,不要问我为什么,就是假的。

  第二,找到消息中提及的相关部门核对信息。如最近盛传的停水信息,可拨打当地水务集团电话核对。

  第三,网络搜索关键词。当你在网络上搜索某条信息时,如果发现该信息被各地网友大量转发,除时间、地点不同,其余内容完全相同时,那这条消息一定是假的。

  第四,寻找相关专业人士。根据信息内容,找到了解这方面知识的专家朋友,即便他只是一个相关专业的学生,也会给出比较靠谱的答案。

  第五,冷静处理。要知道,谣言止于智者,遇到暴力、恐怖事件等内容传言,不要轻信,不要随意转发,以免吓到你的亲朋好友。

  最重要的是,一旦你转发的谣言引发公众恐慌或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有可能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最近,徐州当地一条朋友圈消息被广为传播,“徐州第二附属医院门口,三个暴恐分子手提炸药!被特警当场击毙!”结果,其中一名谣言传播者陈某被警方抓获了。警方表示,陈某或许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因在微信圈传播恐怖信息而被治安处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