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睡眠卡”期待唤醒术

  近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9.6%的受访者拥有各类消费卡,持卡族平均人手2.84张卡;在各类消费卡中,银行借记卡和信用卡的持有率最高,平均人手1.76张;而32.5%的受访者手中有“睡眠卡”(基本不用的卡)。另外,持卡族的刷卡消费率也偏低,36.4%持有银行卡的受访者从不刷卡消费,61.3%的受访者平均每月刷卡消费金额只占总消费额度的27%。持卡率高,刷卡消费率低,众多银行卡虽然没有完全“睡眠”,却处于“半梦半醒”之间。

  “睡眠卡”的产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近年来各个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实施跑马圈地策略。许多发卡银行只是片面追求数量上的攀升,以高压政策向员工下达发卡任务,有的甚至从社会上招收兼职人员从事银行卡营销工作,从而导致“人情卡”泛滥。不少持卡人办理银行卡时并非自觉自愿;而一些银行卡营销人员为了完成发卡任务,对客户进行虚假宣传,以致给持卡人科学合理地使用银行卡造成障碍。

  其实,对于银行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一个客户在一个银行只有一张卡,同时将这张卡充分使用。这样,银行的成本最小,收益最大。而且,这样客户的使用成本和信用状态也是最佳的。为了避免更多的“睡眠卡”涌现出来,当前,亟待使跑马圈地的势头得到遏止。各个发卡银行应该抛弃那种单纯追求发卡量、盲目扩张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对于银行卡营销人员的业绩考核,不能只是考核其发卡数量,更要结合其所联系的持卡人对于银行卡的利用率来全面考核,努力追求发卡数量和质量的统一。

  相关发卡银行应尽快摸清本行“睡眠卡”的数量,区别对待,予以清理。如对持卡人到期没有及时换卡的就要主动与持卡人联系;对那些要销户而没有销户的要请持卡人及时销户;对已经淘汰不用的卡则要请持卡人销户。为了使大量的“睡眠卡”快点醒来,各发卡银行不妨积极探索一些可行的唤醒举措,比如,有的发卡银行试图采用信函、手机短信、电话等多种形式唤醒“睡眠卡”户。

  业内有识之士指出,“睡眠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卡银行处于“管理睡眠”状态。香港的汇丰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其银行卡还附带了3种额外服务:第一,30天购物保障;第二,全球旅游保险;第三,全球紧急医疗支持。这些建议与成功范例,不失为内地商业银行拓展银行卡业务,防范和唤醒“睡眠卡”的更深层次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