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清算渠道之争实为利益之争

  针对VISA封堵中国银联境外支付通道一事,中国银联昨日首度正面回应称,“银联、VISA任何一方都无权单独对持卡人选择境外支付通道作出限制,持卡人拥有选择境外支付通道的权利。”中国银联表示,“银联、VISA”双标志不是纯粹的单品牌银行卡,标识双方均有责任和义务为持卡人提供境外受理服务,这也直接关系到持卡人的权益和发卡银行对持卡人的承诺等。

  对此,其实明眼人一望便知,这次中国银联与VISA之争,虽表面上来看只是清算渠道之争,实际上却是双方的利益之争。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市场利益争执背后,真正映射出的无疑是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与持卡人(消费者)之间所对应的逻辑关系。

  首先以市场竞争角度看,不用怀疑,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只有公平竞争关系的有效建立,才是资源优化配置、市场投资价值形成,以及消费者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反之,即便消费者在垄断环境中能够得到一时的“便利与实惠”,那由市场垄断追求最大利益的天然本性所决定,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垄断的屠刀或早或晚都必定会挥向消费者。对此具体就以这次的银联VISA之争来说,显而易见表面上的支付渠道之争,在背后实际上是银联在海外开放市场的有力扩展与国内支付渠道垄断之间的不对称,及其两种不同市场环境中竞争所引起的利益关系变化。而且不用怀疑,在持卡人(消费者)的立场看来,即便目前中国银联的上述立场在客观上的确是有利于国内相关持卡人的,可只要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或者换句话说只要银联的阶段性市场目标得到实现,那这种暂时性的消费者“便利与实惠”,也完全可能随时会因为垄断的“需要”而被轻易拿走。就此而言,对消费者来说(在此应该是持卡人),垄断所带来的“便利与实惠”肯定只能是暂时的、不可靠的,而真正可靠的消费者利益,只能、也只有是市场开放,与公平竞争环境前提下才能为消费者所提供。

  其次以市场利益关系看,众所周知,中国银联背后其实就是国内的几大商业银行,而银联,包括这次与VISA之间的争执,所代表的无疑就是几大银行的利益。而且以国内现有寡头垄断金融市场具体情况来看,就是不说近期引起社会争议的银行“数钱费”,事实上,多年来国内银行依仗自已的市场垄断地位的随意收费,其形形色色约模已不下几十种。而银行之所以敢的原因,说穿了根源也就是国内市场尚未开放。所以就此角度上来说,无论是以约束垄断利益,还是以消费者利益保护立场讲,应该说,只有真正的市场开放与公平竞争,才是消费者所期待所希望的,并且也只有市场的公平开放与竞争,才是消费者权益关键所在。可以说,除此而外别无它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