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民法典中抵押合同的法律效力怎么认定

  一、民法典中抵押合同的法律效力怎么认定

  民法典规定,签订抵押合同的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四百条【抵押合同】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

  (四)担保的范围。

  二、抵押合同无效的后果

  1、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3、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抵押合同符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就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