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校园暴力暴打致施暴者死亡怎么判,校园暴力是什么

  一、校园暴力暴打致施暴者死亡怎么判

  对校园暴力致死的当事人怎样判刑,要考虑的量刑情节是比较多的,如果当事人未满14岁的,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14-17岁的,按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处罚,但不适用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

  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二、校园暴力是什么

  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里发生的暴力事件。

  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暴行以及对学校的破坏行为。

  暴力行为不仅止于肢体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也包括了其它如:

  语言伤害、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故意陷害致造成生理、心理的伤害等。

  社会变迁,道德观念、生活习惯、思考模式、行为准则等都产生极大的改变,使犯罪率增加,犯罪年龄层下降。

  校园不再单纯,校园暴力问题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校园暴力屡见不鲜,已经演变成不得不引起重视的社会现象。

  纵观这些校园暴力事件,导火索大都是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

  我们不由要问,为什么少年如此暴力凶残,为什么遇到问题动辄暴力解决。

  尚处发育期的青少年血气方刚,年轻气盛,遇事容易冲动而不计后果,这些都是诱发暴力事件的客观因素。

  但人毕竟是有理性和教养的动物,如果能够构建正确道德价值体系,具备宽容礼让的健康心态,就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过激的行为发生。

  暴力事件的频发,折射出这方面工作的不足。

  低龄人群的江湖习气和“暴力崇拜”现象日趋明显。

  青少年暴力行为,既有个体的心理原因,又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

  从心理学上讲,狭隘、自私、唯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而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错误的家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位,是不容忽视的外因。

  校园暴力暴打致死施暴者怎么判具体校园暴力施暴者判刑要根据年龄来定,比如还没有满14周岁,在处罚上跟满了14周岁人不同。

  校园暴力暴打致死施暴者的具体法律责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