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诈骗罪金额的判定是怎么规定的

  诈骗罪金额的判定是怎么规定的

  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诈骗数额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三个标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一)数额较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数额巨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数额特别巨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二)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