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民法典遗嘱可以不让父母继承吗

  一、民法典遗嘱可以不让父母继承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父母是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那么是要适当给父母留有份额的。如果父母不是生活困难或者不是缺乏劳动能力,那么继承人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不把遗产留给父母的。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二、遗嘱继承有哪几种方式

  遗嘱的形式有五种,分别是:

  (一)公证遗嘱。即经过公证机关证明过的遗嘱。

  (二)自书遗嘱。遗嘱人自己书写的遗嘱,最为常见。

  (三)代书遗嘱。遗嘱人口述内容,他人代为书写的遗嘱。

  (四)录音遗嘱。遗嘱人口述内容,他人录音做成的遗嘱。在这五种遗嘱形式中,以公证遗嘱效力最高。并非只要是遗嘱人作出的任何遗嘱都是合法有效的。

  遗嘱要想生效,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遗嘱人立遗嘱时神志清醒,不存在被强迫或者欺骗的情形。

  (二)如果继承人之中有人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极度困难,遗嘱中必须要给这样的继承人保留一定的遗产份额。

  (三)病危时的口头遗嘱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做见证,而且这两个人本身不能是继承人或与继承人有利害关系。如果遗嘱人先后立了多份遗嘱,以最后所立的为准,但任何遗嘱都不能和已经公证过的遗嘱相抵触。比如说,一个人生前立了多份遗嘱,而每份遗嘱的内容都不太一样,其中第一份遗嘱是经过公证机关公证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应该以公证遗嘱所立的内容为准进行遗产继承,而不是以最后立的那份遗嘱为准。因为,在不同种类的遗嘱中,公证遗嘱的效力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