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一份“业务提成协议”引发的劳动争议劳动报酬

  本报讯劳动者小张向南湖区劳动部门提出,某建筑装饰材料公司没有依照协议给他业务提成,要求劳动仲裁。但企业主却否认曾答应过给他业务提成,更记不起来曾签订过什么业务提成协议。至此,整个事件的焦点集中在了那份业务提成协议的真伪上。

  去年底到这家建筑装饰材料公司当业务员的小张,工作近两个月后因病请假,此后尽管企业按劳动合同付清了工资、奖金、补贴等劳动报酬,但小张多次上门讨要业务提成未果。“当初进公司前老板答应有业务提成的。”已经半年没到企业上班的小张今年8月向南湖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仲裁科提出了仲裁要求,并出示了一份盖有企业公章的业务提成协议。

  这份提成协议只有A4打印纸一半左右大小,上下两端边缘还呈现不规则的痕迹。小张说那是他找老板讨要提成时双方发生争执争夺协议造成的,虽然两侧被撕扯掉部分,但协议的主要内容部分并未残缺,协议的大致内容为:小张把某个建筑装饰项目顺利接下来,公司就给他工程款5%比例的提成。

  但当仲裁科工作人员找到企业主,并出示该协议时,企业主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签过这份协议。因为公司承接的业务都是大型装饰工程,即便是5%的提成,一笔业务也有几十万元,对于这样的协议,自己不会没有丝毫印象。但仔细看了协议上的公章确实没有问题,苦思冥想后,企业负责人怀疑这份协议是“移花接木”弄出来的,要求进行司法鉴定。

  经过上海司法部门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这份协议的内容与落款两部分不是一次性形成的,上下边缘也不是撕扯形成的,而是剪切形成。区劳动仲裁庭因证据不足驳回了申请人的请求。

  仔细查看了企业内部文书后,企业负责人作出了一个猜测:该企业的内部文书有个特点,正文与落款之间的空白空间特别大,“这份协议可能是把内部文书的正文部分截掉后,空白部分再打印上了协议内容。”

  对于这起特殊的劳动争议,仲裁科科长吕祥松认为是可以避免的。劳动部门提醒劳动者和企业,劳动者进单位前应约定好业务提成,并以书面形式形成约定,包括提成的支付条件等;同时企业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公章等,特别是企业内部文书要规范,避免出现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