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论会计法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影响

  一、会计法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一)会计法的主要内容

  会计法是处理会计事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会计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法规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地方性会计法规等。狭义的会计法仅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颁发施行的会计法律。

  (二)会计法的实施在企业管理的作用

  会计法是企业科学管理、监督检查工作的主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会计部门和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有着广泛和直接的关系,会计部门处于企业业务所涉及到的各个部门的中心位置,只有加强会计工作,认真执行会计法,才能提高企业的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会计法的实施对于企业决策的影响

  会计法的实施是政府对于当前经济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决策的一个体现,会计工作人员认真执行会计法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正确反映、监督、分析和咨询的依据。会计法的制定出发点和归结点都是围绕市场信息而展开的。在中国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决策是否正确关系着企业的成败,而企业的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是由于会计信息的完整可靠性和及时性,会计信息的完整可靠与及时是取决于会计法是否规范实施。企业只有认真地执行会计法,才能准确地分析出市场信息,保证企业生产销售、市场开拓的协调统一,保证企业的决策有效,使企业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提高经济效益。

  二、会计法在企业工作中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内部松散,导致企业内控失调

  企业不同部门、地区普遍存在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行为,有些行为的性质十分严重。其主要表现为: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目前,在一些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指使会计人员做假帐,篡改会计数据,伪造会计凭证,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办理违法会计事项,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致使相关部门不能行使其监督职能。有些会计人员对违法行为知情不报,放弃职守;此外,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另外,一些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

  (二)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企业决策的失败

  会计信息已经成为经济决策和管理的重要资源,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较为普遍,有些企业表现出来的问题特别严重,例如:会计凭证反映经济业务不真实;会计账簿记录不真实;会计报告、报表失真;会计分类、加工整理方法不规范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等等。当然,在会计信息失真的各种表现中,以会计凭证反映失实最为严重,有些单位利用虚假发票、以少开多、改变品名或者数量等办法,造成发票的记载与事实相背离,直接影响了最终形成的会计信息。并且有的税务机关只管征缴税款,不查账务,往往默认企业会计失真现象,放弃监督职责。还有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会计制度主要社会监督机构,不依法履行职责,甚至与企业串通造假。

  (三)会计制度与企业改革的冲突,阻碍企业的监督工作

  一方面:现行会计制度不能适应企业经营多元化发展。市场细分导致企业经营的多元化,而目前实行的会计规范要求企业进行分业管理,即不同的经营业务分别设置不同的账户,采用不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进行管理,这样形式给投资者对企业实施有效监督带来了不便。另一方面:现行会计制度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些现代会计分支尚未纳入会计规范体系;2、许多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很多企业只执行统一层次的会计规范,而无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

  三、会计法在企业中的完善措施

  (一)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企业决策的正确度

  1、想要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就要从源头抓起,杜绝单位负责人的违法行为。一方面要提高单位负责人政策法律水平,对单位负责人的考评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主管部门与各单位负责人签订“行政合同”,增强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意识和便于主管机关进行监督。再者,作出硬性规定,要求单位负责人掌握相应的会计业务知识,对会计资料形式形成法律意识。

  2、采用现代化手段,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电子化时代。我国政府也大力推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开展,各单位的业务往来将通过“网络”快速、便利地完成,其中会计信息也被电子代码完整、真实地记录下来。

  3、完善会计信息监管体系。依法建立有力度、高效率的会计信息监管体系,加强对监管机关的管理,在制度上完善监管体系。例如推行建账监管改革,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后和更换新账前,要求企业到相关部门办理旧账注册、新账登记手续,实行“一套账”管理。各级监管机关在从事财务审计、办照验证、征管稽查和金融业务等行政执法活动中,均以注册登记的会计账簿为准。

  (二)加强会计监督工作,提高企业制度的权威

  1、明确会计监督的重要地位。会计立法的精髓在于强化会计工作内部自身法律监督,只有正视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企业负责人才能严格自律,遵守会计法,维护会计法。这样会计人员才无后顾之忧,才能说真话,依法办实事。

  2、加快会计监督法律体系建设。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建设。这就要求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严厉制裁,建立对会计违法行为的约束机制。要用法律、行政、市场、经济等手段,规范约束会计主体的行为,推进财务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建议尽快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制定有关实施细则及配套法律制度,在法律框架内制定和推行“失信成本”远高于“守信成本”的惩治制度,明确执法依据,以利于执法机关对违法造假行为的制裁;引入民事赔偿制度,明确造假者经济上的赔偿责任,通过诉讼程序迫使造假者退出非法所得,增加违法人员的造假成本;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

  3、继续加大会计法执法力度。第一,充分发挥行政执法职能作用,有关部门通过严格执法,开展会计信息质量、会计集中核算和专项执法检查等措施,强化会计监督;第二,加强对会计中介组织的清理整顿工作,在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鉴证和服务作用的同时,采取自查自纠、督促整改、重点治理等方式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检查,通过对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形成对多个企业的间接监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建立会计法执法情况公告制度,有关部门结合各自的职责开展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定期不定期地在适当范围内对违反会计法的单位进行公告,选择典型的案例在适当范围内进行曝光,充分发挥警示作用。

  4、强化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会计责任。增强企业管理当局通过不恰当会计行为侵害所有者权益的风险管理,不仅会计人员做假要承担法律责任,而且管理当局授意也将被追诉。形成会计活动主体与会计相一致的完整责任主体。消除当前主体权利与行为不一致所导致的责任界定不清,相互之间推诿而影响会计监督难以实现的现象。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确保会计法有效执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1、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为确保会计法有效执行,并真正地发挥出其效能,需有两个条件:一是会计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二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这就要求一方面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在运行机制上确保结果不偏离基本的道德水准,同时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弘扬会计良好的职业品质,使广大会计人员树立忠于职守、严于理财、诚实信用的形象,积极营造有利于会计诚信建设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加强外部监督,即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的相关法规,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在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上下功夫。

  2、明确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

  一方面会计核算制度与会计准则的规定应保持一致性,即对同样的经济业务所允许采用的会计政策应保持一致,不能出现“两张皮”现象。另一方面,在新的会计核算制度中要做到:保留原有的会计科目的结合与会计报表的编制阐述;保留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与会计要素的确认,以及计量标准,并不是要将核算变成简单的会计科目汇总和报表说明。再者:制定会计核算制度时,在不违背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前提下,应尽量与税法保持一致,减少调整事项,以便于企业纳税。◆

  参考文献:

  [1]赵玉民。企业会计准则[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06)

  [2]周丽君。具体会计准则讲解与操作[J]。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郭道扬。会计发展史纲[J]。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4]汤云为等会计理论[J]。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