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请医疗法律援助
申请法律援助的公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申请人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只要得到了上述条件就完全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了。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原因认识上产生分歧,患方对医疗机构的诊疗工作不满,认为患者出现死亡或伤残等不良后果是由于医务人员诊疗过失引起,而向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提出追究责任和赔偿要求的案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有:
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公民可以就以上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一)保全证据复印住院病历包括住院日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影像检查资料、出院记录等。对卫生部规定不能复印的病程记录、会诊记录或无法复印的实体资料等,要求及时封存。对患者死亡有异议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尸检。
(二)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当事人自愿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且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三)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经调解双方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四)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协商不成,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是在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造成人身损害的,不属于医疗事故范围,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因此产生有关的赔偿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申请人应当向其户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填写申请表;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或者安排本机构的工作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对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确定的承办人员名单回复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