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设居民区的标准有哪些
1、住宅建设应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到适用、经济、美观,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
2、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3、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使用土地和空间。
4、住宅选址时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写利影响。
5、住宅应具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
6、住宅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7、住宅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
法律依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1.0.5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0.5.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0.5.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基纳入规划;
1.0.5.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1.0.5.5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1.0.5.6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1.0.5.7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1.0.5.8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6居住区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居住功能单一,相对封闭独立:住宅小区最大的特点是居住功能单一,小区相对封闭独立,居民集中居住。小区内一切设施都是为小区居民居住便利而设计、构建的,小区内不包括社会物质生产等城市其他功能,这样便于管理与服务,便于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和水平。
2、人口密度高,人口结构复杂:住宅小区内建筑密度大,形成了住宅小区内人口密度高、人口结构复杂的特点。小区居民以家庭形式为单位居住在小区内,人口结构以年龄划分,可以涵盖人口各个年龄阶段。
3、房屋产权多元化,共用设施社会化:住房制度改革后,住宅小区的房屋基本上由住宅小区居民个人购买,产权归居民个人所有。居民个人对自己拥有产权的住房享有占有权、处置权(包括出售、出租、抵押、赠与、继承)等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一切权利。
4、统一规划建设,配套设施齐全:现代城镇住宅小区都是经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而成。是多专业、多人才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大多数住宅小区规划建设合理,配套设施齐全。
为了规范住宅建筑,为了保障购房者的权益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住宅建筑标准,如住宅建筑容积率标准、住宅建筑间距标准等。
住宅建筑容积率标准:居住用地上,7层以下建筑,容积率不超过1.6,建筑密度不超过30%;7层至10层建筑,容积率不超过2.0,建筑密度不超过25%;11层以上,建筑容积率不超过3.5,建筑密度不超过20%。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各个地区或城市有各自相关规定)。容积率越高,居民的舒适度越低,反之则舒适度越高。绿地率也是如此。绿地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容积率和绿地率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容积率一般是由政府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