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订单合同为安吉3500户蚕农撑起“保护伞”

  “今年中秋鲜蚕收购价普遍偏低,但我与丝绸公司签了订单合同,公司将每方茧生产的优质蚕茧数量从70斤调整为40斤,还奖励给我们蚕农每担20元,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啊!”梅溪镇马村村蚕农陈登秋如是说道。自去年开始,陈登秋就与安吉银江丝绸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今年将自己八方蚕种都签了单后,陈登秋可以安心提高蚕茧质量了,不用愁着自己找销路。像陈登秋一样给自己的蚕种套上“双保险”的蚕农还有很多。

  笔者从安吉县工商部门了解到,自去年开始,该局在蚕桑领域中大力推广订单合同,鼓励辖区内有收购资格的安吉县银江丝绸有限公司发展“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相关科室人员还多次走访企业、深入蚕桑地,做好宣传工作,使得企业与蚕农对订单合同增强信心。

  “在工商、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从去年开始我们在梅溪、良朋、高禹设立了订单试点,实行统一收购。”安吉银江丝绸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去年春季,共有2000户农户签了订单,到今年秋季,增加到了3500户。签了订单后,企业为合作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为蚕农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服务和保护价收购蚕茧,让蚕农吃上了“定心丸”。

  今年中秋以来,天气持续高温,不少蚕种都得了中肠性脓病等病害,使得蚕种产量偏低;另一方面,由于国际丝绸需求量增数不多,西部崛起的养蚕业对该县蚕茧销售造成影响,收购价格一再下滑,但丝绸公司仍然以600元/50公斤左右进行收购,周边地区的鲜蚕价格只有在450元左右,整整高出了150元。“如果价格在450元左右,那我投入的成本就收不回来啊!”陈登秋说道。安吉县工商局得知情况,立即与安吉县银江丝绸有限公司、各乡镇进行协调,根据订单相关条款,仍然以20元/50公斤的奖励金额做好二次返还给蚕农,同时调整了投售上茧公斤数,由以往的70斤调整到40斤。得知这样的情况后,签了订单的蚕农安心了不少。

  安吉县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面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如何才能提高蚕茧质量、走出一条特色的养蚕之路?这是当前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订单合同把分散的、没有竞争力的蚕农聚集在一起,形成抱团优势,提高了蚕农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蚕农撑起了一把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