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房地产暴利税“污名化”
国资委分配局局长熊志军日前建议,对房地产业进行严格的利润成本核实,征收暴利税控制开发商利润。消息一经披露,立刻引来铺天盖地的媒体评论,其中绝大多数论点都表明反对立场:一是开发商的真实成本难以核算;二是有可能进一步推高房价。
关于核算开发商的真实成本问题,其实并不难。比如德国各类地产价格并不是由房地产商说了算,也不是由政府说了算,而是由独立的地产评估师来评估认定。评估师对自己的评估结果负责30年,对评估中的错误负有法律责任。除了私人评估师外,德国还按照联邦建筑法成立了各地“房地产公共评估委员会”,其职责之一便是负责制订当地“地价图”的“基准价”或者“指导价”。这为不同地段、不同类型的住房制订了详细的“基准价格”,这类指导价具有法律效力,所有房地产交易有义务参照此执行,在合理范围内浮动。(3月22日《环球杂志》)
可见,确定开发商的成本,并无技术难点,关键是要构建第三方的地产价格独立评估机制。否则,鉴于当前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微妙联盟关系,单靠政府或开发商,是永远不会公布真实的房价成本。而这恰恰是部分评论者的担忧所在。
其次,暴利税会不会推高普通商品房价格,关键要看如何操作。笔者认为,在建立地产价格独立评估机制的基础上,对于中低价位的商品房和保障性住宅,不仅不征暴利税,还应给予大幅减税甚至免税,减少这些项目的成本。反之,对于高端项目,房价越贵税收也越高——开发商愿意卖10万/平方米也可以,每平方米征收5万的暴利税;愿意炒房也可以,你炒一套房子我征你50%、80%的税——这不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因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
至于开征暴利税以后多出来的税收收入,政府应用来补贴中低收入群体的购房需求,加大保障性住宅的建设。如此,暴利税不仅不会推高普通商品房的价格,还是一种非常好的调节贫富差距的手段。
至于还有极少数官员担忧暴利税会削弱房地产业活力,影响经济发展。笔者认为,这种担忧要么纯属多余,要么就是别有用心。比如去年汽车购置税打了五折,但是去年汽车购置税总额本身是增长的。同样道理,房地产业只要真的健康了,房价降下来以后,对整个GDP的拉动可能更大,因为市场确有需求,很多人不愿意蜗居、不愿意住集装箱。但是房价与我们收入远去的时候,我们只能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