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的相同点

  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通常是同一行政行为的两个步骤,一般是确认在前,许可在后;确认是许可的前提,许可是确认的结果。

  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有确定、认可、证明、登记、批准、行政鉴定等。依据受理内容的不同,行政确认可做出如下分类:

  1、对法律上主体资格、身份及法律地位的确认;如通过药品经营企业登记对企业经营主体资格的确认。

  2、对权属的确认,如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确认;对房屋所有权的确认等。

  3、对法律关系的确认,如婚姻登记就是对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的确认。

  4、对法律事实的确认,如出租车出城登记就是对出租车驾驶出城这一法律事实的确认。

  5、对法律责任的确认,如医疗事故鉴定、交通事故的认定等。

  6、对能力的确认,如技术鉴定即是对个人是否具有从事某种行为的能力的确认。

  7、对行为的法律效力的确认,如复议机关撤销被提起复议的行政处罚就是对该行政处罚违法性的确认。

  行政确认是依据申请人所申请的内容,对其进行认定甄别,以做出相关结论的过程,包括对法律事实、法律关系等方面内容的确定。由此可见,劳动保障部门对于劳动者工伤问题的认定,也属于行政确认中的一种类型。

  一、行为对象不同。行政确认是指对行政相对人既有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的确定和认可,主要是指对身份、能力和事实的确认;行政许可的行为对象是许可行政相对人获得为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一般来说,前者是业已存在,而后者是许可之前不得为之。

  二、行为的法律效果不同。行政确认中未被认可的行为或地位将发生无效的结果而不适用法律制裁;而在行政许可中,未经许可而从事的行为将发生违法后果,当事人将因此受到法律制裁。即前者的法律效果具有前溯性,对今后仅是一种预决作用;而后者的法律效果具有后及性,不具有前溯性。

  三、所为的意思不同。行政确认行为表明行政主体的态度是对某种状态、事件、物或行为予以法律上的承认、确定或否定;而行政许可行为则是行政主体在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和判断的前提下,对申请是否予以准许或同意的行为。

  四、行为性质不同。行政确认属于确认性或宣示性行政行为,它仅表明现有的状态,而不以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为目的。行政许可,从其正常状态(即批准)而言是建立、改变或者消灭具体的法律关系,是一种形成性行政行为。

  五、内容不同。行政确认行为的内容具有“中立性”,它并不直接为当事人设定权利或义务,对当事人是有利还是不利,取决于确认时原已存在的法律状态或事实状态;而行政许可行为则是一种授益性行政行为,它直接为申请人授益。

  六、方式不同。行政确认既有依申请的确认也有依职权的确认;而行政许可则只能是依申请才能发生的行政行为。

  七、表现形式不同。行政确认一般只能以证书形式出现;而行政许可的表现形式尽管以书面的形式为主,但也存在口头、默示等许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