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宪法解释的多种原则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万法之首,是其根本大法。因此,宪法解释活动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进行。否则,宪法解释就不符合基本的法治精神和理念,也就失去了宪法解释的法律效力。宪法解释的原则应当是公开的、合理的、稳定的。宪法解释主体在解释宪法的过程中都应当始终遵循这样的原则。当宪法解释主体在解释宪法的过程中违背了宪法解释的基本原则时,宪法解释就不具备法律效力,并且还应当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通常来讲,宪法解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符合宪法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前文中提到过,宪法的根本精神是追求民主、法治、人权和自由。在解释宪法的过程中,始终不能违背这一根本精神。宪法是实施宪政的前提,在建立一个宪政制度的过程中,宪法居功至伟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宪政的核心同宪法的根本精神在内涵和外延上是一致的。宪法解释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宪政的愿望,当然也必须符合这一根本精神。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采纳的用于规范人们日常行为活动的较为抽象、概括的,或是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司法者所认可的,用于指导并贯穿于整个法律体系的一系列规范称为法律原则;基本原则,即是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准则;宪法基本原则,则指贯穿于宪法规范之中,指导宪法规范的制定、修改及其实施的依据、基本准则。宪法基本原则是宪法思想和宪法价值在宪法实现过程中的集中体现。宪法解释自然也不能违背这一基本原则。

  (二)依法解释原则。法治是宪法根本精神的最重要的方面,任何宪法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精神来进行,宪法解释自然而然也不例外。宪法解释需要依据一定的非常严格的法定程序来进行,因为这关系到宪法的法律效力、合法性、权威性问题。宪法解释不能够违背基本的法治精神——有法可依。因此依法解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三)符合制宪目的原则。制宪的基本目的是宪法内容所包含或所表现的特定社会的基本价值和观念以及宪法所要达到的基本社会目的。宪法本身是国家制度的原则性规定,是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制定必须遵循的基础,其他法律条文里不得出现违反宪法的条款,否则就是违法,是无效的。宪法解释也理所当然不能违背这一原则。

  (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原则。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宪法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不断的变化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宪法也经历着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作为宪法活动一种的宪法解释也应当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而且还应当在时间上优先于宪法立法,否则宪法解释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