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噱头夸大宣传,假日理财勿入概念盲区
元旦小长假再次催热了假日理财,跨年理财产品、信用卡刷卡优惠活动层出不穷,正在规划长假理财的消费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投资方式,却可能走入盲目投资的误区。
理财产品:收益未必有多高
随着“假日理财,人闲钱别闲”成为深入人心的理财理念,商业银行抢占先机,热炒高收益、超短期理财产品,并打出限量、欲购从速的“招牌”,招徕不少投资者争相购买。
但是有些投资者却并未计算过这些产品能够带来多大收益?如市面上一款高收益的保本浮动收益产品,起点金额5万元,投资期限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2.4%,通过计算公式(50000×2.4%÷365×3)得出,3天的收益约为9.9元。另一款期限较长的14天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4%,计算得出14天收益约为76.7元,虽然平均到每日的收益高于前一款产品,但投资者可能要承担达不到预期收益甚至损失本金的风险。
商报点评:投资者如果有意购买假日理财产品,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具体分析,一方面喜好稳健投资,另一方面短期内有大笔资金不使用,可以选择购买,但是如果只是盲目跟风配置,最后的收益可能都抵不上跑银行的时间成本。
信用卡分期:谨防债台高筑
年末消费者购物欲望膨胀,配置一些大件商品的需求增多。这时,信用卡分期付款因其拉长还款周期、缓解还款压力就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分期付款“看起来很划算”却也要慎重选择。在分期的背后可能就需要缴纳不菲的手续费或利息。但是不少客户疑惑道,不少银行推出的分期付款标榜“免息”,这样正中下怀,消费者已经误入消费陷阱。事实上,免息并不意味着免手续费,而所谓的“免息免手续费”,其实不排除银行和商家早已暗中提高了产品价码,所以节日期间消费者在申请分期付款时一定要慎之又慎,还要防止刷爆卡的情况出现。
商报点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消费者应该理性一点,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当初银行在开设分期付款项目时,背后一队“智囊团”出谋划策,买的不如卖的精,消费者再算也算不过银行和商家。
贵金属炒短线:风险大过收益
贵金属理财是否适合假期短线投资?对此,东方证券理财顾问李国义提醒消费者,贵金属投资多属于长线投资,不适合短期炒作。但对于已经从事黄金期货和金交所交易品种的个人投资者,专家提示,元旦金市休市,为了防范长假期间国际金市带来的波动风险,投资者应适当追加保证金。专家解释,此举主要是为了防范假期间国际市场黄金、白银价格可能发生较大波动带来的风险,防止因为保证金不够而出现的强制平仓。
而在各商场、银行和黄金专营店,消费者可以考虑购买实物金,例如金条、银条等。兴业证券资深投资顾问孟令育表示,投资实物金应首先考虑其流通性因素。对于平衡资产风险与保值需求的投资者而言,投资型金条应该是最佳的投资品种。
商报点评:影响黄金涨跌的因素太多太繁杂,欧债危机、全球通胀,再加上剑拔弩张的朝韩危机引发的地缘政治动荡,黄金的投资实在有太多不可控因素,需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