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入院治腿突发胃穿孔,要维权又不做医疗鉴定
隆安县农民周某某因腿部骨质增生,9月6日到隆安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不料,三天后他突发急性胃穿孔,胃部被切除了2/3。他认为自己入院本为治腿,却被切了胃,是院方用药不当所致;但院方认为用药无问题。然而,对于通过医疗鉴定维权,周某某则怀着深深的忧虑……
入院治腿病,突发胃穿孔
52岁的隆安县南圩镇农民周某某因受右腿骨质增生的困扰,在9月2日来到隆安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但效果不佳。于是,他接受医生的建议,从9月6日开始住院治疗。
随后,他意想不到的情况接连发生:入院次日,他就感到腹部不适;入院第三天,他就撑不下去了……
周某某回忆说:“我的肚子越来越胀,吃下东西却不见排泄,肚子鼓得就像皮球,人也发烧了。后来,就感觉肚子里好像有把尖刀在刺我,痛得我捂着肚子打滚。”所幸经医院抢救,周某某的命保住了,但一个疑团笼罩在他的心头——“我来医院治腿部,怎么胃部却要开刀?”由于对医院不满及无力支付治疗费用,9月25日,周某某匆匆出院。
用药是否得当,双方各执一词
10月14日,记者见到了看上去很虚弱的周某某。此次手术切除了他胃部的2/3,并在他肚子上留下了一道10厘米长的刀疤。据他介绍,术后他仍难以排泄,院方对此采取灌肠的方法,让他痛不欲生。出院后,他在家修养了一周才能下床。
周的儿子认为,父亲不抽烟不喝酒,肠胃一向良好,此次突发性胃穿孔与医院有关。他说:“是院方用药有问题,才出现胃穿孔,导致要动手术切胃。”
14日下午,周某某及家属与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何某面对面协商。
何某在查看周某某的病历及用药记录后,认为周在2006年曾因胃炎到该医院就诊,说明周并不是自称的“状况良好,没有得过胃病”。何某表示:“周某某因胃病导致胃穿孔,正好碰上他在这里住院治疗骨质增生,这只是一种巧合。”
何某告诉记者,他详细查看了用药记录,发现周某某所用的药中,以静脉注射居多,少部分是口服药。而这些口服药多是治疗腰腿痛的药物,是起到舒筋活络作用的,唯一对人有刺激的药物是地塞米松,但它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周的家属提出:“医生应考虑到患者身体虚弱,是否应该试用后才下药?”何某回答:“此药用量符合标准,没有超量,而且此药也没有试用一说。”
是否做医疗鉴定,他“还没想好”
一个多小时的协商后,双方仍未达成一致意见。何某建议周某某向南宁市医学会申请医疗鉴定。对此,周某某和家人都满腹忧虑。他说:“我们都是农民,一没文化,二没钱,嘴上是说要走法律途径,但这个途径怎么走,我们都不知道。”
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一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些患者不信任医疗鉴定,主要是因为负责医疗鉴定的一方与医院存在千丝万缕关系。医疗事故鉴定权原由卫生行政机关行使,是“老子”鉴定“儿子”;现在移交至各地医学会,变为“兄弟”鉴定“兄弟”。
医疗鉴定耗时长,也是患者不去做医疗鉴定的一个原因。目前承担医疗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属半官半民性质,据某医疗鉴定所负责人介绍,90%的鉴定专家从事医疗鉴定只是兼职,专家以轮值或抽签的形式分配鉴定任务,故一次鉴定通常需要数月,最长可达数年。
对于是否要进行医疗鉴定,周某某说,他还没想好。他说,他盼着能早日下田干活,挣钱还债。据悉,从入院至今,周某某治病已花去了8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