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节目砸赝品引舆论热议,民间文物鉴定秩序亟须规范
“规范的电视鉴宝类节目背后,需要一个规范的民间文物鉴定秩序。”周彬说。针对文物鉴定市场的混乱,他认为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的主管部门来管理,同时制定一部比较明确的法律规范,对文物鉴定造假要严厉打击,同时进行处罚。
首都博物馆和某电视台某栏目组前不久联合举办了《“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从节目中被砸掉的“赝品”瓷器中选择了30余件高仿品,同首都博物馆的馆藏珍品对比展览。在展出过程中,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等专家反复观看展览后公开宣称,该栏目砸掉的“赝品”中有不少是真品,一时间引发舆论热议。
鉴宝类节目能否将“赝品”毁坏,节目中的鉴赏团队是否足够权威,民间文物鉴定行业存在哪些问题,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鉴宝类节目有诸多问题
在某栏目中,主持人手持一把紫金锤,如果经在场专家鉴定持宝人的瓷器为假,在双方签署完协议后,将挥锤砸碎“赝品”。最后的“砸宝”环节,一直是观众关注度最高的环节,也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尽管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近日发布消息称,经北京市文物局组织专家鉴定,所有被砸“文物”都是假的,但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砸毁“赝品”的做法也并不可取。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管晓峰指出,文物鉴定一般都是以眼鉴为主,主要靠鉴定人的眼力和经验。“现在的文物鉴定界有一个惯例,就是任何人都不会对自己的结论百分之百保证。因此节目中将认为是‘赝品’的藏品砸掉是很极端的,涉嫌故意损毁文物罪。而且所有文物都受文物保护法的保护,节目前签订的协议没有法律效力,个人不能用自己的合同来排除法律的适用。”
除此之外,长期从事文物法研究的学者周彬也指出鉴宝类节目中普遍存在的其他缺陷。
首先是节目可能涉及经济利益,这也是对鉴宝类节目存在最多的质疑。录制节目的藏品被鉴定成真品,并用一些推销性的语言进行介绍之后,可能会被拿到拍卖公司进行买卖。一旦涉及经济利益,节目就有可能作假。
其次,节目中邀请的专家不够权威。有些鉴定专家是古董商或拍卖公司的人员,他们是生意人,并不搞学术研究,其专业性引人质疑。
此外,节目的透明度不强。北京东方大学文物学院院长李彦君就表示自己曾亲身参与节目,对内情非常了解,节目中所谓的“赝品”都是事先从潘家园等旧货市场故意买的假货,整个节目就只是一场表演,作秀的成分很大。
文物鉴定行业存在法律监管空白
鉴宝类节目存在的缺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间文物鉴定行业存在的混乱。
据了解,《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与文物鉴定有关的法律制度几乎都没有涉及民间的文物鉴定,目前国内文物鉴定行业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管,因此很多问题都有争议,包括对概念的理解。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是没有明确的标准用以认定民间文物的珍贵程度。
现行文物保护法也没有针对文物鉴定环节担责方面的规定,鉴定专家出具的鉴定证书只能算作专家的个人学术研究成果,没有法律效力,如果鉴定人员的鉴定结果不实,除了会造成其名声上的损失,不需承担法律责任或经济赔偿。
同时,民间文物鉴定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文物部门只对其批准设立的文物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管理,类似权威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不对民间鉴定,只在民事判决时对涉案文物进行鉴定。
在涉及文物交易的案件中,是否要尊重行业惯例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文物购买属于高度专业知识性的风险性活动,拼的是“眼力”,“不保真”是行业惯例,即文物的出卖方不承担合同法上的品质瑕疵担保责任,除非有特别承诺,虽然这与合同法中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是不相一致的,但是,拍卖法第61条第二款也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因此,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对此类案件应该适用拍卖法的特别规定。但是对于非经拍卖而进行的文物交易,则应适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民间文物鉴定秩序亟须规范
“以国家文物为内容制作的电视节目一般不会出现争议,但是一旦涉及民间文物,就会有质疑。民间文物鉴定存在的混乱间接影响到鉴宝类节目的质量。”周彬说。
对此,今年7月4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文物局就进一步加强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的规范和管理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对照通知规定进行全面检查。
通知要求文物鉴定类节目内容必须符合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相关节目要科学展示文物鉴定的复杂过程,明确提示投资文物收藏的风险,文物估价要提供市场依据。不得在节目中编造文物流传故事、诱导“持宝人”杜撰虚假收藏故事,不得由演员扮演“持宝人”,不得暗示或要求专家修改文物评估结果、高估文物市场价格。
根据相关通知,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拟出台电视鉴宝节目相关管理办法,目前对有关问题已经展开了研究。
“规范的电视鉴宝类节目背后,需要一个规范的民间文物鉴定秩序。”周彬说。针对文物鉴定市场的混乱,他认为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的主管部门来管理,同时制定一部比较明确的法律规范,对文物鉴定造假要严厉打击,同时进行处罚。
“最重要的是建立鉴定专家资质制度和职业准则,把鉴定资质赋予那些获得较高市场公认度并且水平比较高的人,同时明确违反准则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周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