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当企业员工遭遇“隐性裁员”

  读者求助

  我只能打包走人?

  宋云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的。他在省城一家公司做销售,尽管业绩不是单位第一,但也总是前几名。总之,自认为做销售这一行得心应手。

  上周,公司突然宣布对他的调岗通知,让他去当库管员。“这活儿我肯定不愿意干嘛!”宋云没有一点儿心理准备,他抱怨道,“一是换岗之后挣得少了,二是自己根本不喜欢那份工作。”

  “跟领导沟通、自己立下销售军令状、写申请都没有用。”宋云表示,公司中流传着几种关于他被“贬”的版本,有的说,宋云太狂,功盖其主,不遭“贬”等啥?有的说,宋云所辖业务将由老板亲信接任,因此才遭“流放”……种种迹象表明,知趣而退或许才能全其名节。

  记者调查

  无故调整实则是“隐性裁员”

  一般来说,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或工作状态,调换其部门与岗位,本无可厚非。员工不能胜任部门工作,被调离也属正常。但记者走访人才市场发现,有些员工和宋云一样,工作做得好好的,便突然被调整,有降职的,有随职位变动降薪的,还有被调到非专业岗位的,而且调整之前企业并没有与员工沟通。面对这样的无故调离,员工只能主动辞职。

  省劳动保障维权中心法律事务科科长吕晓凌说,一般来讲,企业调整员工岗位通常针对的是企业的非核心员工,多数是岗位绩效不好的员工。当企业压缩成本的时候,这些员工就最易被裁掉。

  但是,时下有些企业对业绩较好的员工实行无故调整或者看似“借故”调岗,实则就是“隐性裁员”。企业不直接炒员工“鱿鱼”,而是利用调岗的方式迫使员工自己走人,因为“隐性裁员”的方式更有利于规避劳动法律风险。

  专家建议

  员工可仲裁要求恢复岗位

  吕晓凌表示,企业无故调离员工岗位或“借故”调岗的做法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根据现行法律规定,调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内容的情形,企业应当在与员工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变更,未协商一致不得单方随意调岗。但是,一些客观情况要排除在外,比如生产线整体下线原工作岗位客观上已不存在等。员工在遇到被无故调岗的情况时,只要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期未满,而且合同里明确约定了工作岗位的,就可以据此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企业单方调岗行为无效,恢复原有岗位。

  因此,劳动者要注意保存劳动合同书等相关证据资料,冷静面对“隐性裁员”,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员工采取主动辞职的方式,这样会丧失领取经济补偿的权利。如果是未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员工,在遇到此类情形时会增加维权的难度。

  “隐性裁员”还有好几种

  除了宋云的遭遇,其实,企业“隐性裁员”还有多种,比如企业给员工放长假,放假期间只给基本工资或者不给工资;不签劳动合同,忽然停发工资数月,较起真来企业就拒绝认可劳动关系;公司重组、合并,需要减少部分岗位,从而“不得已”让一些员工走人;劳动合同终止,企业却不办任何手续也不支付补偿,发生争议时却称员工自己走人;企业整体出租,在未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直接将员工移交给承租方了事;对业绩不佳的员工,企业对其进行长期培训,接受培训期间没工资……

  具有多年劳动保障维权实战经验的吕晓凌表示,“隐性裁员”的提法目前没有明确法律规定,这只是对一些企业想裁员却不说也不做,采取其他办法变相达到裁员目的的一种现象的称谓。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隐性裁员”无疑会使企业以不花或少花钱的方式“瘦身”,规避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等相关法律责任,但却极易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引发劳动纠纷。劳动者在遭遇企业“隐性裁员”时,可拨打劳动保障维权热线0351-3034598咨询和寻求帮助,同时可以依法提起劳动争议仲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