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没有资金投入何谈建筑安全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建筑行业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三大危险行业,可是即使面临着这样的局面,我们的一些建筑单位还是在漠视现状,有的单位甚至连基本的安全投入资金都不能保障。

  2007年3月15日,山东省某建筑工地上发生了一起坍塌事故,造成四人死亡。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发生事故的起吊车已经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可是建筑单位并没有及时检查,监理方也没有进行监督,从而导致了这起恶性事故,同时安监部门在调查该承建单位的安全投入账户时惊讶地发现,户头上几乎没有什么钱。参与调查的一位负责人感慨地说,连基本的安全投入都不能保障,怎么可能不出事呢!

  人员流动使得企业安全投入不积极

  我国当前的建筑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鉴于条件所限,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比较低,按理说他们在从业之前要进行专门细致的培训才行,可是因为农民工的流动比较频繁,今天可能在这里,明天就可能离开这个工地,导致一些企业不愿意为农民工进行安全培训。

  一位从事建筑安全管理多年的姓刘的老工程师说,现在各个建筑单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往往不愿意对农民工进行安全培训,即使进行培训也只是简单的安全教育。而且现在很多单位的建筑设备大都是从别的单位租借来的,因为这样他们可以省掉一大部分安全维护的经费,可是对这些建筑设备是否能够保障他们顺利把工程做完,相关人员却很少考虑。实际上他们租来的设备大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小毛病,如果注意的话可能不会发生什么事故,但是设备一旦出现问题,谁来为事故买单呢?

  同时他还介绍,现在建筑单位搞安全的方式大部分是实行“四出”抓安全,就是通过出事故分析、出文件、出会议、出机构,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安全投入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他笑言,“四出”正是安全投入不足的真实写照。

  转包、分包压缩了安全投入成本

  当前一个建筑项目基本上都会经过转包或者是分包的过程,这就导致利润空间更小了,所以这些转包或者是分包的企业就不得不在各个项目上压缩成本,这当然就包括安全投入成本了。还有一些地区的建筑市场出现了过度竞争现象,投标企业相互恶性压价,其中,把安全生产投入作为竞争压价空间,造成部分工程安全投入先天不足。

  刘工程师说,尽管多项安全法律法规都提出了企业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投入来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和职工的安全健康。但对应该投入多少,如何合理地进行投入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企业管理者从中得不到任何答案,结果就助长了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认为投入与不投入、多投入与少投入一样,尤其是对于量多面广的中小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投入不合理已成为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刘工程师还指出当前建筑安全管理仍然沿用多年来形成的伤亡事故指标方式。每年伤亡事故指标逐级下达分解,这就造成各种安全生产“指标”、“责任状”的东西严重泛滥。凡是涉及安全工作都用“指标”、“责任状”来说话。逐级签订,人人签订、部门签订、工种签订。加之节日签、政治活动签、重大会议签、安全月签,遇到专项治理整顿阶段还要签。这种签订“指标”、“责任状”的方式从形式上可以体现安全管理,可是由于压缩了安全投入的资金,这些责任状和指标大多只是一组数字而已,对于安全生产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性的意义。

  从制度上保障安全投入

  当前是市场社会,也是法制社会,要想保障安全投入资金足额到位,就必须从制度上保障企业能够足额拨付安全投入资金。

  2005年6月份,国家建设部就已经通过了《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可是这份规定只从总体上规定了施工单位应当确保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专款专用,在财务管理中单独列出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项目费用清单备查;同时明确规定,实行工程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对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的使用负总责。

  可是威海城建公司的一位老总指出,对于如何提取这一部分安全费用,提取的比例是多少,如何保障这一部分费用切实落实到安全投入上这份规定并没有做严格的规定,所以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安全费用提取的制度规定。他认为这是保证完成国务院提出的在2007年降低建筑行业死亡人数2%目标的根本条件。

  发挥工会作用,促使企业加大投入

  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是工会的基本工作。我国的法律法规也赋予了工会组织监督企业安全生产的权力,所以把促进企业加大对安全投资作为工会维权的重要职能和群众监督的重要内容。

  刘工程师说,可以让工会监督企业的安全资金使用情况,检查安全资金是否到位,并提出增加安全投资的合理建议。如果安全资金使用不合理,要通过民主渠道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从而与企业经营者一起,共同维护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同时工会还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设立“共同安全基金”,“共同安全基金”由政府和效益较好的企业存入,这些资金一方面帮助那些确实无力治理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专款专用于急需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另一方面当存入资金的企业发生事故,也可以由该基金提供支持,目的是建立一种建筑施工企业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