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禁放令”考验每个人的环保诚意

  从明年元旦起,南京主城将常年禁放烟花爆竹。南京1994年起禁放,是全国首批立法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城市;2000年后,有民俗学家提出,没有烟花爆竹春节没年味;2001年起,每年都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要求恢复春节燃放习俗;2005年,南京开始有限开禁。“限放”10年后再次改为“禁放”,环保无疑是首要因素。尽管还是有一些人为“风俗”之由表示异议,但“一时高兴”与“一生健康”这道选择题的答案还是显而易见。

  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珠三角城市早已在城区禁燃烟花爆竹多年。中山市和广州市取消了举办多年的春节焰火晚会。雾霾频发,人们对空气污染罪魁讨伐愈加激烈,政府的环保措施也不断加码。污染企业关停、汽车油品标准升级、重度污染天的公车限行方案……我们一方面在呼吁政府为环保拿出更有力的措施,另一方面是否也该想想自己怎样支持这些环保举措呢?抱怨堵车和尾气,却不愿意尽量选择乘公交出行;在网上转着大地干涸的惊心图片,却仍然哗哗地开着水龙头刷牙。当环保举措触动了个人的一点点利益甚至仅仅是习惯和便利时,就很不乐意。

  江西资溪县马头山镇昌坪村位于大山深处,紧邻马头山原始森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经常出没。为了让猕猴有个宁静的“安身之所”,全村730名村民陆续迁离故土山外安家,把青山绿水让给猴群。国家环保部长周生贤说,每个人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环境保护事业才能在潺潺细水汇聚成的巨大洪流中持续向前。

  不放烟花爆竹,可以逛庙会、贴春联,照样乐享年味。为环保身体力行,个人那点乐趣和利益不应叫“牺牲”,而应称“贡献”。放弃或牺牲某些个人利益群体利益,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