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明确法律关系的重要文本协议。也是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凭证。在很多的民事纠纷中,劳动合同都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对当事人双方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后,其实根据以下不同情形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个角度来看待。

  从劳动者角度来看,一般来说如果劳动者没有犯错,损害公司利益,本人可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前提是应该提前一个月告知公司,以便于公司提前招聘该岗位人员,降低离职人员可能带给企业的损失和风险。

  个人可以在任何时间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法定的情形如下:

  ①劳动者仍然处在该职位的试用期内,尚未转为正式职员。

  ②公司企业采取违法暴力行为等,违背劳动者的自由意志,强制其工作劳动。

  ③公司企业未能依法为劳动者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过低、不缴纳或者克扣社保费用等,侵犯了劳动者的正当权益。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劳动合同的终止不同,大家不要将两者混淆,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合同期限还未到期,双方协商提前终止合同。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国家对公司企业单方提出的劳动合同解除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

  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用人单位想要解除劳动关系需要符合以下任意一种情形。

  ①职员在试用期内未达到单位的用人标准,能力不足,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②职员有重大过错,违反企业制度条例,前提是企业条例符合法律规定,给用人单位带来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

  ③职员从事非法犯罪活动,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在这些情况下,企业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额外的赔偿金等费用。劳动者没有错误,但是因为身体素质太低、患有职业性疾病、学习能力太差、无法适应学会新岗位技能完成工作任务以及其他情形造成的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企业公司可以提前一个月告知员工,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员工一定的补偿。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情形,用人劳动合同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生病就医、怀孕期间、生产期间、哺乳期间等,不用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因工致残的员工,用人单位同样不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除非由劳动者自己主动申请离职,用人单位还应该一次性支付给员工相应的经济补偿和救助金。罹患职业病的员工,用人单位也无权提出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如果不在以上法定情形下,强制性地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即会被判定为违法,当事人需要承担自己的法律责任。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