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入股后是否还需要发工资
一、员工入股后是否还需要发工资
员工入股后,其是否需要发工资,取决于其在公司中的具体角色和职责。
1、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应该为自己的雇员发工资。
因此,如果员工在公司中除了是股东身份外,还担任了具体的职务,如董事、监事或其他员工,那么他们是有权获得工资的。
2、如果股东并不在公司上班,或者虽然在公司上班但不担任任何职务,那么他们就不应该领取工资。
3、股东只能根据每个会计年度计算出的可分配利润,向其分配股利。
4、任何将公司财产通过此方式以外的方式转移给股东的行为,都可能被视为违反了公司资本保全原则,涉及违反《公司法》。
二、股东身份与劳动报酬
关于股东身份与劳动报酬的问题,国家立法并没有明确禁止劳动者兼具股东身份。因此,在股东身份之外,其是否还具有劳动者身份,这涉及到证据的认定以及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
1、股东并不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认定劳动关系应适用相对严格的标准。我国法律关于劳动关系的认定倾向于保护弱势的劳动者,因此认定标准并不严格。
2、股东处于管理公司的地位,不受公司管理。股东行使领导、决策、审批、管理职权,而劳动关系中员工受公司管理。其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大多由自己安排,不由公司安排。
3、股东劳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取报酬,而是推动公司发展获得更多投资创收,并无绩效压力,与普通劳动这执行任务有所不同。
4、劳动关系需建立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之上。股东自愿自发的提供劳动,公司被动的接受,并未达成提供有偿劳务合意,违背劳动法平等自愿的原则。
三、股东的法定义务
股东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的股东应当承担如下义务:
1、股东应遵守公司章程的义务。公司章程是公司的根本大法,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有义务遵守并维护公司章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股东应缴纳认购的出资额。股东认缴出资后,就负有缴纳出资的义务。
3、股东应负有资本的充实责任。为防止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股东负有资本充实的责任。这包括确保公司资本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资本被抽逃或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