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区别是什么

  一、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区别是什么

  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区别:

  1、犯罪过失属于行为人应当预见自身行为所导致的危害后果,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造成危害的发生;而犯罪故意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危害的发生,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

  2、犯罪故意属于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范畴,而犯罪过失需要法律的具体条文进行规定。从刑事处罚上来说,主观上具有故意性的会处罚更重一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犯罪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是什么意思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成立条件是:(1)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与其意志冲突。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关于过失犯罪如何认定与故意犯罪的区别有什么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行为。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在于: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

  (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

  《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