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个人遗产分配方式有哪些

  一、个人遗产分配的方式

  1、遗赠扶养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就是扶养人与被扶养人之间签订的一份合同。扶养人承担起照顾被抚养人和负责扶养人死葬等义务,而被扶养人过世后把被扶养人的遗产交由扶养人继承的一种方式。这里的被扶养人大多是指没有子女或者是子女已死的孤寡老人。

  2、遗嘱继承与遗赠

  遗嘱继承,指的是被继承人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把自己的个人财产交由指定的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方式。而遗赠是指被继承人把自己的遗产赠与给任何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集体或者国家。

  3、法定继承

  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遗嘱、遗赠协议的,其遗产的继承采用法定继续的方式,按照亲属关系的远近来确定法定继承的顺序。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配偶、父母、子女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二、遗嘱继承与遗赠的区别

  遗嘱继承与遗赠虽然都通过指定继承人的方式进行遗产继承和分配,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遗嘱继承的继承人的范围是要属于法定继承的范围,但不受到法定继承顺序的限制。而遗赠的继承人的范围则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或者是集体和国家。

  三、多份遗嘱有冲突怎么办

  在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这四种继承方式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是最高的,遗嘱和遗赠次之,最后才是法定继承。也就是说,多种继承方式并存时,遗产继承的优先等级为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继承、遗赠、法定继承。

  我国《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

  当一人生前立有多份遗嘱时,其中有公证遗嘱时,以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排除无效的遗嘱后,以最后的一份遗嘱为准。

  依照我国继承法以及有关规定,继承可以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对身份关系没有较多的限制,只要被继承人处于真实有效的意思表示,并符合一定的法律要件既可以生效。如果订立的遗嘱,还可以进行公正加强遗嘱的效力,防止纠纷发生时的扯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