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如何准确计算行政诉讼案件的诉讼时效

  一、如何准确计算行政诉讼案件的诉讼时效

  如下准确计算行政诉讼案件的诉讼时效:

  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期限是六个月。如果先提起行政复议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行政诉讼法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

  小编提醒您,行政诉讼法的诉讼时效中止情形有:一方当事人死亡、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因不可抗拒因素等情况是可以导致中止的等,对于行政诉讼中止的条件,一般是适用于民事诉讼案件中诉讼中止的条件的。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三、行政诉讼经过诉讼时效还能起诉吗

  行政诉讼时效过了起诉还能起诉,法院应当受理;法院受理后,如果被告没有提出诉讼时效的抗辩,法院正常审理;如果被告提出诉讼时效的抗辩,则法院需要查明是否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