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一般期限
第四十二条
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释义】本条是关于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一般期限的规定。
(一)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一般期限
行政许可直接关系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生产、生活,对申请人来说,得到行政许可越早越好。从北京市就有关行政许可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问卷看,被调查对象对行政许可办理时限、办事效率评价最低。其中,除机关人员外,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认为办理审批“时间太长”的人数都高于认为时间“合适”的人数;对办事效率评价“一般”和“不高”的样本之和,是评价效率“高”的样本的7.66倍,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居民的评价完全一致,其中企业对办事效率评价最低。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一般期限不宜过长。“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制定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期限,有关一般期限的规定不能过长。
行政许可决定的一般期限规定为多长才比较适宜,这在行政许可法的起草过程中是一个争论较大的问题。从现行法律规定看,有关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期限的规定是不统一的,有3日、7日、10日、30日、60日、6个月等多种规定:(1)期限为3日。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受理木材运输证申请的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日内发给木材运输证。(2)期限为7日。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条例规定,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权利登记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内,对申请的权利登记事项进行审查。(3)期限为10日。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设立公司应当申请名称预先核准。公司登记机关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核准或者驳回的决定。(4)期限为15日。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京九自收到申请领取导游证之日起15日内颁发导游证。(5)期限为30日。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公司登记机关自发出《公司登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核准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申请设立旅行社的,旅游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规定,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竣工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内容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进行验收。(6)期限为45日。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规定,设立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应当向国务院规定的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接到申请的审批机关应当自接到全部申请文件之日起45日内决定批准或者不予批准。
(7)期限为40日。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规定,申请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机关应当自收到转让申请之日起40日内,作出准予转让或者不准转让的决定,并通知转让人和受让人。(8)期限为60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环境保护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6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规定,新药品由研制单位报国务院卫生部门审批。卫生部门应当收到全部材料后,尽快组织药品评审委员会审评,并在审评后的两个月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9)期限为90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9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注册的决定;不予注册的应当说明理由;证券法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应当自受理证券发行申请文件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决定;不予核准或审批的,应当作出说明;外资企业法规定,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审批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90天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从现行法律规定看,多数规定是30日,因此,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行政许可法草案曾规定,行政机关一般情况应当在3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但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行政许可法草案时,不少委员提出,行政许可法有关期限的规定是指工作日,因此行政机关在3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规定过长。从地方行政审批改革看,多数行政许可可以在15日内办结。因此,从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原则出发,行政许可法规定,一个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该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一般期限为20日;对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依法由两个部门以上分别实施的行政许可,各部门的时间不得超过45日。
关于一个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期限的计算问题。本法关于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期限的计算,自行政机关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计算;行政机关对申请人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未依法履行告知义务的,自行政机关收到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之日起计算。
关于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时间计算问题。本条第二款规定,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45日。这里的45日是指,在实行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中,从第一个行政机关受惠行政许可申请起至最后一个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止其期限跨度不得超过45日。对于同一行政许可事项,由分别实施行政许可的每个行政机关在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两个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时间之和不会超过40日;但是,对于同一行政许可事项,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行政机关分别实施行政许可的,如果每个行政机关在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各个行政机关办理行政许可事项之和可能就超过60日了,但是本条第二款又要求该行政许可事项又必须在45日内完成,怎么办?解决问题只能从改革行政许可的实施方式出发,变过去部门之间因前置审批与后置审批的关系而形成的串联审批改为多个部门同时对申请事项实行审批的并联审批;更进一步的思路是,行政机关应当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许可事项、精简不必要的行政许可审查环节。可以说,本条的规定,即是为了促进行政机关提高办事效率,也是为了推进行政许可权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事项的进一步精简。
(一)行政机关可否规定比法定行政许可决定期限更短的期限
行政许可法规定了20日的一般期限,有的法律、法规也规定了行政机关办理行政许事项的明确期限,行政机关应当严格遵守这些期限的规定。实践中,尤其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一些行政机关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方便申请人,向申请人承诺一个更短的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时间,有的将有关规定上网、上公德栏,有的是面告申请人并通知申请人规定的时间内接收行政许可决定,对这种行为如何认识?笔者认为,首先,行政机关的这种行为没有违法,应当予以认可。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在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行政机关承诺或者要求本机关工作人员在1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没有突破法律规定,与设定期限所要达到的促进行政机关高效行政的目标不谋而合,自无违法之理。其次,如果行政机关违反承诺或者自己的规定,给行政许可申请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可以追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如果没有对行政许可申请人造成损失,似不好追究其法律责任。其中,如果行政机关违反承诺或者自己的规定,是因其承诺或者规定的较短期限严重违背实际,事实上也做不到的,行政机关应当修改有关规定。第三,如果行政机关对其实施的某项行政许可,对所有申请,都能够在比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更短的时间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则可以将有关情况报告该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由设定机关决定是否修改有关作出行政许可期限的规定。
(三)行政许可决定的期限不够用怎么办
各种行政许可事项情况不同,一刀切地只规定一个办理行政许可决定的一般期限,既做不到,也不可行,在实践中可能容易出问题。对此,本法规定了延长行政许可期限的两种情形:
一是,法律、法规可以规定更长的审查期限
对情况复杂的行政许可,在二十日内不能办结的,法律、法规还可以对行政机关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期限另行规定。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9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注册的决定。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就可以依法自受理申请之日起90日内而不是在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为防止行政机关自行设权,为实施行政许可中的拖延审查创造机会,本法规定,只有法律、法规可以对行政许可决定作出长于20日的审查期限规定;除法律、法规外,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规定长于20日的审查期限。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本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机关一般应当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也就是如果法律、法规规定短于20日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期限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也不能适用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一般期限。这样规定,维护了行政管理的高效原则,有利于督促行政机关提高办事效率。
二是,行政机关负责人可以批准延长期限。
对需要在法定的一般期限内办结的行政许可事项,如果出现因比较合理的客观原因致使行政机关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办结的,可以相应延长期限。这些特殊情况从原因上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因申请人的原因引起的,如申请人存在特殊情况,不能按照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办理,需要延长审查行政许可的期限才能判定有关事实的;另一类是行政机关的原因造成的,如集中提出行政许可申请的行政许可申请数量过大、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人力不够,或者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因设备检修等原因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查行政许可申请的;第三类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如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审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原因致使其无法正常办公因而不能在有效期间内作出是否行政许可的决定等。
行政机关要求延长行政许可审查期限,必须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其延长期限的理由必须是正当的,并且行政机关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二是要履行严格的内部报批手续。行政机关在20日内不能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一个事项需要多个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在45日内不能办结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三是延长期限应当短于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一般期限。行政机关在20日内不能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经批准后,可以延长10日;一个事项需要多个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在45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批准后可以延长15日。行政机关延长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期限以一次为宜,防止久拖不决。
(四)关于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时视为不予行政许可还是视为准予行政许可问题
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第四十二条至第四十四条规定了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具体期限;第七十四条还规定了行政机关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法律责任问题。但是,这些规定,都是对行政机关提出的义务,对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如何处理行政许可申请人的实体请求问题却未予规定。
逾期不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是视为准予行政许可还是视为不予行政许可?《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行政行为改善经济发展软件环境若干规定》(2000年11月2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119号)第14条规定:“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审批权时,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对符合条件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审批。在规定的时限内未审批的,视为批准。”笔者以为,对此问题不可一概而论。
从实践情况看,需要区别不同情形。对于因其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而需要实行行政许可管理的活动,从实施行政许可的目的看,是需要严格管理的,对申请人的条件必须严格审查后才能决定是否予以行政许可。行政机关逾期未作行政许可决定应视为不予许可,这样才符合行政许可的设定目标。如对生产易燃易爆物品的企业,法律对其规定了极其严格的条件,行政机关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原因很多(正如上文所言,有些情况行政机关还需要酌情延长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期限,有些情况是行政机关办事拖延构成不作为),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行为不能证明相对人符合法定的行政许可条件、标准。
默示许可对申请人有昨,但是可能对第三人和公共利益造成危险;同时,默示许可制下,被许可人也可能面临法律关系不稳定的不利后果,那就是,第三人和公众一旦发现该被许可人不具备取得行政许可的条件的,可以要求有权机关予以撤销,这样被许可人可能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对行政机关不予许可的,申请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要求行政赔偿;如果视为许可,那么公共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时就无相应的救济途径。所以,行政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不能一律视为准予行政许可。
当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中的不作为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对于少数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公民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行政许可事项,从便民的角度出发,行政机关超过法定期限,既不作出决定,又不向申请人说明理由的,可以视为许可,但是要由单行法律、行政法规作出明确规定。在我国,已经有一些法律、行政法规作了类似规定。如,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需要拆除或者闲置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必须提前向环保部门申报,环保部门接到申报后,应当在1个月内予以批复,逾期不批复的,视为同意;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主管机关接到集会、游行、示威申请书后,应当在申请举行日期的2日前,将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书面通知其负责人。不许可的,应当说明理由。逾期不通知的,视为许可。
鉴于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时既不能一律视为不予行政许可,更不能一律视为准予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对此未作规定,留待设定行政许可的单行法律、法规予以规定。
(五)关于违反期限规定的后果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超过规定的,构成程序违法,可能产生以下后果:一是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被为许可;二是申请人可以对行政机关的不作为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三是行政许可申请人因行政机关不作为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还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对违反期限规定实施行政许可有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分。